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近期在AI领域掀起波澜的一款产品:字节跳动推出的coze。
最近GPT和GPTs火了一把,CEO差点被干掉了,昂贵的GPT4你有了吗?POE你充会员了吗?月付57$的Dify提供200M的向量空间,你开了吗?如果没有,你最好来体验下迄今为止为牛逼、豪气的coze平台,则毫不吝啬地为用户提供了免费的GPT3.5和GPT4!网址是 www.coze.com
听了那么多的什么Agents、什么GPTs、什么向量数据库?是不是觉得自己的Prompts掌握了也不代表什么?
那么使用Coze,让你再次进阶,再次强调0成本,可以开始把你的创新趁着这条船一起航行,摸索以AI为核心的下一代流程与效率了!
Coze集成了超过 60 款各类型的插件,可以极大地拓展 AI Bot 的能力边界。包括资讯阅读、旅游出行、效率办公、图片理解等 API 及多模态模型。
Coze 提供了简单易用的知识库能力,它能让 AI 与你自己的数据进行交互。你可以在知识库中存储和管理数据。无论你需要处理几十万字的 PDF 还是某个网站的实时信息,只需要简单的创建知识库,即可让你的 Bot 来使用相关的知识。
Coze 提供了一个方便 AI 交互的数据库记忆能力,通过这个功能,你可以让 AI 持久化的记住你跟他对话的重要参数或重要内容。
你是否希望你的 Agents 能主动给你发送消息?通过定时任务功能,用户可以非常简单的通过自然语言创建各种复杂的定时任务。你的 Agents 会准时给你发送对应的消息内容。
你一定有很多新奇的点子和方法论,希望能让 Agents 使用这些特别的方法来代替你工作,那么你可以非常简单的创建一个工作流,让他变成 Agents 的技能。如果你懂得编程,那么你可以在工作流里使用代码片段创建非常复杂的函数,如果你不懂的编程,那么也无需担心,通过简单的操作,你一样可以创作出属于你的工作流。
1、Bots的调试界面当成GPT使用,可以获得一个免费使用的GPT4~,换个地方聊天。
2、尝试将个人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开始创建自己的数字小分身。
3、试试将你的Promtps链接起来,打造一个工作流。
字节的coze产品真是王炸级别的产品策略, GPT牛逼?大大方方给你免费的用GPT3.5 甚至GPT4也免费使用。要拓展?连谷歌搜索,Bing搜索都送上门了。要工作流?内置给你一堆预定义的Action,还支持基于结果选择下一部分动作。要知识库?随意上传。还支持按计划运行,这代表什么?这代表这个平台已具有完整的Agents,甚至比GPTs更好。
这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自动化平台,AI真赋能。
当然我更关注是产品战略层面
字节跳动的AI能力是不容被忽视的,虽然最近略显低调,大家不要忘记他是靠推荐算法起家。除了飞书上的AI布局,豆包等,字节上动作确实小一些。
但不代表字节没有布局,现在所有的厂商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GPT的珠玉在前,做什么模型都容易获得一片骂声,包括最近又是推迟又是提前发布的Gemini。
Gemini的策略是,免费的Pro 以及API(60每分钟) ,不算短的token,足以满足普通用户的所需,可以想象有更多的AI工具提供免费的服务能力,这里可以吸引一波免费用户,比GPT或者Claude更具有特色,更简单能被使用,这里策略用的好,普通AI用户大盘少不了。
而字节的策略更狠,GPT4 不要钱,能提前把一堆需要使用的AI的个人开发者,企业应用者,先进的工作者吸引到这个平台。站在GPT4的高度,吸引一波客户,反向在非GPT4能力上构建核心优势(包含平台化能力、自动化能力、数据延伸能力),也可以探索更多可能得场景(AI Playbook 为后面Agents时代提供更多思路。)
我称之为以金钱换时间,还能吸引忠实的用户,用AzureAPI也是用,用字节的GPT的API也是用,只要能先把用户接上去,后面都好说。
后面字节能打的大模型出来后,直接换引擎就是!真是一招妙招。反正OpenAI的套路大家都清楚了,无非就是钱的问题。
至于竞争对手,我觉得:AI含量超过50%非行业垂直的初创公司,都是下一个失败者。除非你后面自己做AI了。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fishai reader”,作者 “fishai 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