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敲开共产主义大门,还是通往奴役之路?

搜索
AI-TNT
正文
资源拓展
AI,是敲开共产主义大门,还是通往奴役之路?
2025-02-17 10:00

AI,是敲开共产主义大门,还是通往奴役之路?


近两年,AI的发展似乎进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家在尽情感受各种惊喜和意外的同时,如同AI会产生幻想一般,有些人幻想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也因AI的发展而加速,也有人为曾经失败的社会政策寻求新的可能性,认为计划经济依旧可行,也有的人对未来的发展表现出担忧,认为人终将成为《黑客帝国》中AI奴役的对象?


本文试图从人类进化的三个底层逻辑,对这三个问题进行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讨论。


一、三个核心规则:人类进化的底层逻辑


人类是这样一个物种:明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但偏要在挑战这个目标中实现自己。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但过犹不及,也会成为毁灭文明的力量。人类从中非大裂谷一路走来,几十万年,就是这样深一脚浅一脚走到现在。人类在竞争中远远胜出,是因为:


1. 规则1:人类的自主意愿与决策能力


自主性是人类的根本特征,源于大脑的复杂认知与情感能力。它赋予个体自由选择和行动的权利,驱动社会进步与创新。任何忽视自主性的制度,如强制计划或集权控制,终将会因违背人性而崩溃。


“我”的出现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宇宙级事件,堪称人类文明的“奇点”。在有“我”之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有了“我”,才有可能认识世界,才“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才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才出现文明。


2. 规则2:生物多样性是生存的核心策略


无论是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类社会,多样性都是抵御风险的关键。种内遗传多样性帮助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社会多样性(如文化、思想和制度)则增强系统的韧性。单一化的体系注定因缺乏适应性而脆弱。


农业中,作物的种内多样性可以提高抵御病害的能力。例如,如果一个稻田种植的是遗传多样性高的水稻品种,那么即便部分品种受到病菌的感染,其他具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可能仍能存活,从而使整个稻田不至于全军覆没。中世纪袭击欧洲的黑死病为例,尽管病死率很高,但总有人因为基因的不同,具有免疫力。基因的多样性,就是因为通过遗传变异形成的。


3. 规则3:未来不可准确预测


未来是一个盲盒,所谓“薛定谔的猫”,在确切知道结果以前,无法知道结果,当确切知道结果,一切已是过往。此外,若未来完全为人可预测,一切都在人的掌握之中,人这个物种就会彻底失去进化动力,未来也会被进化所淘汰。生命的本质就是变化,所谓生生不息,试图通过预测控制未来,本质上是反生命的。


从人的能力而言,非线性动力学与复杂性理论表明,人类无法通过数据或算法完全预测未来。主观意志、突发事件(如病毒、技术革命)以及不可量化的社会变量(如价值观变迁)共同构成未来的混沌本质。单从计算而言,再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计算三体问题,无法突破哥德尔定律,也无法对抗纯概率问题,例如抛硬币。


但预测未来是人心智模式中的一个偏好,预测既是为了降低不确定性,也是满足智力上的好奇,预测未来是人类“以有涯随无涯”的一个活动。


二、用规则解构三大问题


问题1:AI能否实现全面计划经济?


认为AI有助于实现计划经济的人是基于这样的认识:AI有能力预测市场的需求,并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实现计划的制订、计划的分派、计划的执行和需求的分配。AI真能实现计划经济?


答案:否


规则3的否决:计划经济依赖对未来需求的精准预测,但地震、病毒爆发、技术革命等黑天鹅事件无法被AI预判。即使算力再强,AI也无法突破“预测的极限”,不可能计算各种分散的知识和经验,遑论还有在可计算之外的需求和知识。


规则2的警示:计划经济追求统一分配,本质是压制多样性。若社会失去个体选择的多样性(如企业创新、消费偏好),也会丧失应对危机的能力。正如黑死病中基因多样性拯救人类一样,经济系统的存续也需多样性支撑。


规则1的冲突:计划经济要求个体服从中央指令,与人类追求自主的天性相悖。历史证明,牺牲个人能动性的制度(如苏联模式)短期内或可集中资源,但长期必然会因僵化与反抗导致崩塌。


问题2:AI能否加速实现共产主义?


相信"有了AI,可以加速实现共产主义"的人,可能是将“物质的极大丰富”和“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理解为共产主义,其实这是对共产主义简单而庸俗的理解。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特征里最关键的特征是“人类的自由发展”。那么AI能否加速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否


规则1的力量:共产主义强调“按需分配”与“自由发展”,但若AI接管生产分配,人类将会沦为被动接受者,失去自主决策空间。自由意志与算法控制的矛盾无法调和。伊甸园的故事或许可以提供一点启示,在天堂和自由意志之间,亚当和夏娃选择了自由意志,在生命和智慧之间,又选择了智慧。所以,自由、独立、自主是人的第一性原理,也是支持人一路走来的驱动力。人类不会因为安逸的生活就放弃选择的意愿。


规则2的困境:共产主义追求无阶级社会与完全公有制以及国家的消亡,本质是消灭多样性。然而,社会活力源于个体偏好差异(如自由派与集体主义者的共存)。若强制统一,系统将失去竞争与创新动力,最终固化和退化。另外,只要人类这个物种还参与竞争,就必然存在物种内部的竞争,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竞争中必然形成不同的团体(共同体),各团体之间因不同的价值主张、不同生活方式,表现出多样性,国家是这种共同体的一种存在形式,国家之间的竞争事实上也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即便国家消亡,也会存在其它的共同体方式。


规则3的约束:马克思假设生产力高度发达即可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但人类需求永无止境,如从温饱到星际旅行。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是人类生存永恒的矛盾,既不可能按需分配,更无法预判未来需求的演变方向。


共产主义,是人类的一个念想,就像天堂的存在一样,AI不能加速实现共产主义,但ai(爱)可以在心中实现天堂。


问题3:人类发明的AI,能否成为奴役人的力量?


有两个有趣的宗教故事:


巴别塔的故事出自《圣经》创世记第11章。故事讲述人类在远古某个时期,仅有一种语言,为了避免散居,人们决定在示拿地(即古巴比伦地区)建造一座通天塔,以名震四方,并且不被分散。


人们使用砖头和泥土开始建造这座塔。上帝看到他们的举动后,觉得人类的目标既骄傲又自大,感觉受到冒犯于是决定干预。上帝·让人类的语言混乱,使他们彼此无法理解,从而停止了建塔工作。最终,人类因为无法沟通而分散到世界各地。这个故事的寓意通常被解读为对人类骄傲和自大的警示,同时也解释了不同民族和语言的起源。巴别塔的故事强调了人类的局限性和上帝的主权。


《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英文是从古希腊文翻译而来,其中“道”的英文词汇“Word”是从古希腊文“逻各斯”(λόγος,logos)翻译而来。如果按“Word”的表面含义“文字”来理解的话,中文翻译为“道”则更贴近古希腊文的原意。问题是,为什么早期基督教教父选择“Word”作为“λόγος”的翻译,主要原因是,基督教中神的启示是通过耶稣的话语(Word)来实现,以此或许可以增强圣经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早期基督教赋予了Word更多神性的含义。


这两个故事似乎告诉我们,语言在人类智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也曾说:“我们所能说的,便是我们所能思想的”。许多人据此认为,语言是人认知的边界,既然,大语言模型穷尽了人类所有的预料,并转化成一种共同的语言(二进制),AI的智慧终将超过人并且将凌驾于人之。AI真的会成为新的奴役者吗?


答案:否


规则3的边界:语言仅是知识的载体,而非智慧本身。《道德经》言“道可道,非常道”,说明可被言说的道,并不是道德全部。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则证明了形式系统的局限性,人类在探索终极目标时受到知识的局限性和真理的多样性挑战。大模型虽能穷尽语料,却无法触及语言之外的直觉、灵性与体悟,无法产生由感情、情绪和意志才能产生的价值和灵感。


规则2的启示:智慧需要多样性经验的融合。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本质是历史经验的统计归纳,缺乏个体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与试错。巴别塔的倒塌警示:试图通过统一语言接近神性,又因傲慢失去理解世界的多元视角。


规则1的终极性:真理探索依赖人类的自主追问与怀疑精神。若将答案交由模型生成,实则是放弃思考的主体性。“知道”和“明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你可以“知道”量子力学,但你可能完全不“明白”量子力学,遑论人类高阶智慧的获得,除了深邃的思考,还需要天赋和体悟。举个例子,人们是否有可能通过MBA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企业家。答案是否定的。灵性方面的探索和企业家很相似,与生俱来的愿力,以及在言表之外的感知力和敏感力,以及面对挫折中的钝感力才是企业家的天赋异禀。此外,灵性的实践是纯粹的个人性活动,缘起于个人的生命体验,这也是佛教中为什么有八万四千法门的原因。


人不可能成为AI的奴役,还因为,正是由于存在“AI是否会凌驾于人之上”这一设问,才导致了人不会被奴役。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不断获得独立性和自由度的历程——由于人类对权力的警惕,权力才会在现代社会比古代更加驯服。


三、结论:AI的局限与人类的永恒命题


三个规则共同指向一个核心结论:AI无法超越人类社会的底层逻辑。


- 自主性(规则1)要求人类永远是决策主体,而非算法的附庸;


- 多样性(规则2)否定了任何单一化终极方案的可行性;


- 未来的不确定性(规则3)宣告了预测与控制本身就是不确定的。


在行文即将结束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三个问题竟然有一个共同的交汇点,对这个交汇点的思考,从一个方向看是天堂,从另一个方向看则是地狱。这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名言:所有通往地狱之路,原先都是准备到天堂去的。但正因为人具有这样反思能力,才使人在进化这条窄路上踯躅前行。


文章来自于“衡斋闲话”,作者“也顾”。


AI,是敲开共产主义大门,还是通往奴役之路?

1
cursor

【免费】cursor-auto-free是一个能够让你无限免费使用cursor的项目。该项目通过cloudflare进行托管实现,请参考教程进行配置。

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Kge6E7u/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engazhen/cursor-auto-free?tab=readme-ov-file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微信群
沪ICP备2023015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