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家企业、127 页文字访谈实录总结的产业观察
「不要嘴硬,Deep Seek 已对高报师形成负面冲击。」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被 AI 重塑,志愿填报行业没有人能固步自封。」
「家长需要的是一个能承担决策风险的人,而非无法追责的 AI。」
......
Deep Seek 用户七天破亿,众多公司纷纷宣布接入。
它在实际应用侧真的有那么大的提升吗?
这是一场表演秀,还是基于业务场景的升级迭代?
是一场人类狂欢幻觉,还是智能已来的真实号角?
「过去家长总抱怨 AI 回答‘一股机器味’,但 Deep Seek 让行业第一次意识到——AI 可以比人更像人。」靠谱 AI 创始人刘建华用「深度把玩」一词,来形容对 Deep Seek 语言能力的震撼。
它能用哲学思辨解析升学路径选择,也能用网络热梗调侃「小镇做题家」的困境,甚至会在对话中流露情绪波动。「它既像一位渊博的学者,又像一位懂世故的老友,这种矛盾感恰恰击中了中国家长的心理需求。」
与传统模型直接输出结论不同,Deep Seek-R1 的「思维裸奔」模式彻底改变了交互逻辑,当家长亲眼见证 AI 如何权衡院校、专业、城市三大要素,如何交叉分析历年数据,决策参与感会转化为初步信任,这是传统咨询难以企及的。刘建华强调,「Deep Seek 已经在 C 端形成口碑倒逼,一定对行业形成了负面冲击,这点上不用嘴硬。当用户都愿意先先跟 Deep Seek 聊了,第一时间跟你聊的欲望自然降低。」
高考志愿填报分两个服务阶段。第一个在高考出分前,业内叫咨询阶段。每年过了正月热度渐起,家长越来越上心,恨不得天天有人陪聊。
此前需要找高报师、规划师付费了解,或者去达人直播点刷礼物蹲点连麦,但现在,Deep Seek 7*24 小时完全免费。
「所有高报师得认清现实——如果你的专业度超不过 AI,就别指望家长掏钱。」刘建华说得直白,他亲自测试发现,在解析志愿填报的灵魂三问「院校、专业、城市哪个优先」时,AI 的高精准度让普通规划师难以招架,直播间里照本宣科讲「冲稳保」的达人,正在被家长用脚投票。
不过到了第二个阶段——出分填报,AI 就显露出局限性。新高考背景下,同分考生可能因选科组合产生上百人的位次差,这需要实时更新的专业组数据库支撑。
此外,在咨询阶段,生成式 AI(通用大模型属于此类)足以完成其使命,但在决策阶段,目前的志愿填报系统依旧采用的是判别式AI。
「未来完整的流程由三者构成——模仿者:生成式AI,决策者:判别式 AI ,表达者:填报专家/高报师。」优志愿创始人耿忠诚进一步指出,「AI 解决的是‘信息翻译’问题,而专家解决的是‘决策共识’问题。」
正如 AI 医疗,有人分享自己通过 AI 诊断的经历,有人用 AI 开中药,甚至有人用它看核磁片出手术建议报告。但是,有谁敢将自己的安全交给 AI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责任主体和信任感无法转移。
「家长需要的是一个能承担决策风险的人,而非无法追责的 AI。」耿忠诚认为当前社会对 Deep Seek 的「颠覆性想象」掺杂了过多市场情绪的推波助澜。
「 AI 推荐的‘冲稳保’策略,可能连新高考规则都没吃透。」耿忠诚展示了一个典型案例:某山东考生用大模型生成的志愿表中,竟出现「理科生填报汉语言文学保底」的规则性错误。
这暴露出通用大模型的三大硬伤:
其一,政策理解碎片化。新高考省份的「专业组」规则、强基计划动态调整的校测比例、艺术类招生的文化课折算公式……这些需要持续跟踪的政策细节,在大模型的回答中常出现逻辑断裂。
其二,数据更新滞后性。有些院校计划招生数据和往年参考分数是不公开的。相关机构需要从省招办 800 多页的书里,进行 OCR 识别,再结构化入库。这些机构不公开的数据是大模型无法抓取到的。
其三,多轮对话后细节信息丢失,家长因此可能丧失耐心。
如早年「慕课」曾被认为将取代传统教师,甚至有言论说「只需要几个最优秀的老师就行」。但最终证明教育是双向认知传递的过程,技术仅能解决信息分发的效率问题,却无法替代师生间的互动与个性化适配。
「最好的老师教 50 个学生,有人上清北,也有人不及格。这不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学生认知差异导致的。」耿忠诚强调,AI 的局限性在于无法因人而异地调整解释方式。当家长询问「什么是平行志愿」时,AI 的回答可能包含「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等专业术语,但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分数优先」的具体含义,需要咨询师用更生活化类比才能打通认知。
「技术日新月异,但它的本质是服务于人,而非取代人。一种技术的革命主要是用于提升行业效率的,颠覆的仅仅是低效率的工序或工种,但不会颠覆需求,甚至还会创造各种新的需求。」在耿忠诚看来,高考志愿填报的本质是「认知传递+风险决策」的结合体。
同时尽管技术普惠化,但志愿填报的核心壁垒——数据,目前仍掌握在头部企业手中。没有实时数据,AI 只是空中楼阁。「我们始终清醒:AI 是工具,不是产品。优志愿的核心壁垒在于数据沉淀与场景理解。
十年数据积累,覆盖全国高校的录取数据、招生章程、专业组设置规则,构建结构化知识图谱。以及针对浙江‘80 志愿’、山东‘96 志愿’等新高考模式,开发的复杂场景解析的差异化算法模型。」
耿忠诚进一步补充道,「有些招生政策不会写在官网,只会在实体手册中呈现。这些数据是通用大模型难以覆盖的。」
(Deep Seek 回复是否可抓取报考数据)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被 AI 重塑,志愿填报行业没有人能固步自封。」
2014 年,当志愿填报行业仍停留在 Excel 表格时代,三名大学生在宿舍熬出第一版系统软件,拉开了蜻蜓生涯的创业序幕。
「我们最初的资金只有十万块。」操着一口东北口音,伏全皓回忆道。彼时,优志愿、完美志愿等 C 端产品开始崭露头角,而身处东北的蜻蜓面临双重困境:既缺乏一线城市的运营资源,又难以在技术层面与头部企业硬碰硬。
「另辟蹊径,做 saas 定制。我们赶上了 14、15 年的创业黄金期,那是一个生态位重构的时代。」智能手机普及催生了公众号开发、大数据应用等新场景,蜻蜓生涯与优志愿等企业共同开辟了志愿填报的数字化路径。
这场「技术+场景」的突围,让蜻蜓生涯在十年后仍稳居 B 端市占率榜首,也印证了伏全皓的判断:「抓住时代浪潮的企业,本质是在解决行业效率问题。」
「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用大数据颠覆掉所有的咨询老师。」同年耿忠诚成立优志愿,立下这样的豪言壮语,「后来自己打脸了,我们和老师成为了合作伙伴,时代永远留存的是迭代自己知识和认知的这批人。没有颠覆者,只有工序和效率的优化。」
每个时代都有搅局者,也都有时代企业的应对。
从宏观视角看,整个高考志愿填报行业属于教育咨询服务业,核心是通过数据分析、政策解读和职业规划帮助考生优化志愿选择。
据伏全皓观察,当下,每年约 300 万人购买志愿填报服务,主要是志愿数据卡产品。目前虽有新玩家进入,但志愿卡市场已趋饱和,整体市场规模在 10 亿以内。当下选择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的学生可能不超过 20 万人。
此外,行业变革周期仅为 3-5 年,受政策、技术、需求三重驱动,纵观高考志愿填报近 20 年的行业流变,从无序的经验主义走向技术驱动的规范化服务:
当下传统技术派(优志愿、蜻蜓生涯、百年育才等)与新兴流量派(峰学蔚来、百度、夸克)交相辉映,借助大模型力量「双减」后转型或其他行业入局者逐步涌现(靠谱 AI 等),政策规范化下(教育部免费公益「阳光志愿」系统)挤压低质高价服务空间,技术普惠下行业分化加剧。
在伏全皓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长规划意识的觉醒,未来行业的主要增长点一定在一对一个性化咨询服务,即从选科到高薪就业的全链条的生涯规划服务。
「蜻蜓也好用,优志愿也好,在网红老师出现之前,前端大规模售卖数据卡的业务模型都活得很难,为什么?因为根本就卖不出去这个 C 端产品。」伏全皓进一步透露了高考志愿填报行业各生态位的互补关系。
此前网络热议「张雪峰失业话题」,但在从业者看来,张雪峰的本质是网红经济,其核心竞争力不完全是知识储备,更多在于替家长扛下决策压力的情绪劳动。
AI 解决的是「认知差」,张雪峰吃透的是「焦虑差」——当家长深夜纠结「985 天坑专业 vs 双非计算机」时,他们要的不是数据罗列,而是一个替自己承担决策风险的情绪出口。
对此,DeepSeek 自己这么看:现阶段张雪峰≈教育界的「戒赌吧老哥」——人们付费不是买信息,而是买一场治愈焦虑的情绪蹦迪。
除非 AI 能对着镜头吼出:「你让娃读生化环材?你是在等着给他将来填坑吗!」否则他的失业风险,可能还不如政策禁止「制造教育焦虑」来得大。
(Deep Seek锐评张雪峰失业)
关于未来,于规划师个体来讲,耿忠诚认为「专家未来拼的不是知识储备,而是将复杂决策转化为用户认知的能力。就像《哪吒 2》电影,有人看到娱乐,有人看到阶级跃迁——咨询师要做的,是用对方的语言解释专业。」
从行业整体演进出发,伏全皓并不认为数据是志愿填报企业长远的护城河。「AI 是这个时代必须顺应的技术革新的浪潮,志愿填报行业同样需要被 AI 重塑,静态数据未来一定是开放化的,向整个行业开放,未来的护城河应该是基于和合共生关系下的,新业务场景所产生的巨大过程化数据。」
伏全皓判断,未来在前端市场将会涌现更多像夸克浏览器一样免费的产品,并且拥有更加精准的静态数据源,共同构建行业的新生态。因此,蜻蜓生涯尝试「平台化」,「我们要做升学规划领域的‘贝壳’。」伏全皓描绘了蜻蜓的终极蓝图——构建行业协作平台,打通资源、服务、成交全链条。 在全国高考一盘棋的背景下,「赌」未来一对一志愿填报的付费率越来越高。
杀死行业的从来不是技术,在 1920 年汽车替代马车的浪潮中,真正消亡的并非马车夫,而是固守「更舒适鞍具」的制造商。今天的高考服务行业正站在同样的十字路口:
「技术淘汰的从不是行业,而是低效的商业模式。」优志愿耿忠诚的这句话,或许是对这场变革的最佳注脚。
在这里,没有稳坐钓鱼台的玩家。
文章来自于“多鲸”,作者“郁离子”。
【免费】cursor-auto-free是一个能够让你无限免费使用cursor的项目。该项目通过cloudflare进行托管实现,请参考教程进行配置。
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Kge6E7u/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engazhen/cursor-auto-free?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ideoChat是一个开源数字人实时对话,该项目支持支持语音输入和实时对话,数字人形象可自定义等功能,首次对话延迟低至3s。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Henry-23/VideoChat
在线体验:https://www.modelscope.cn/studios/AI-ModelScope/video_chat
【开源免费】Streamer-Sales 销冠是一个AI直播卖货大模型。该模型具备AI生成直播文案,生成数字人形象进行直播,并通过RAG技术对现有数据进行寻找后实时回答用户问题等AI直播卖货的所有功能。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PeterH0323/Streamer-S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