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感觉有点AI编程搞产品上瘾了😂。这次主要想和大家分享第二个小产品 art4kid.com 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收获。这个产品也是通过AI编程完成的,我所做的主要就是把握方向,发现问题,让AI思考问题发生原因然后解决问题,还有提供一些视觉。
这个产品的逻辑其实相对简单,所以和cursor对话的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它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还是因为我对技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反复修改,做了一些无用功,不过没关系,左后还是做出来了!记录在这里,大家如果自己和AI对话做产品,可以提前注意到,应该能省很多力气。
art4kid 源于我自己一个简单的需求 - 面对艺术作品时,我经常不知道其背景和意义,因此希望 AI 能够帮助解读。最初的尝试只是让 AI 随机解析一幅画,但发现它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容易胡编乱造。于是,我接入芝加哥艺术馆 API 获取艺术品信息,让 AI 结合背景知识进行讲解,效果显著提升。
随后,我希望增加语音朗读功能,可以练练听力什么的。起初尝试 Web API,但语音效果过于生硬。测试了 OpenAI 和微软的文字转语音 API,OpenAI 效果很好但成本有点高,微软文本转语音 API 在免费额度内提供了不错的体验。
在文本生成方面,我还接入了 DeepSeek API,但发现英文提示词效果不如中文,因此调整策略,先用中文生成内容,再翻译成英文。同时,为了让产品上线,我使用 Vercel 进行部署,遇到了 API 调用时长限制的问题。通过 Cursor AI 的建议,我调整了 API 调用方式,成功解决了这一挑战。
DeepSeek API 我一开始使用了火山引擎的,网站太复杂完全整不明白。后来决定还是使用官网的API,便宜大碗又好用,充了10块钱的,看样子能用2000次差不多,对这种不是每天都用的产品,我感觉用一年都没问题😂👌。
最后,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我加入了等待时的小游戏,如拼图和小画板,减少用户等待的无聊感。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我提前了解能少踩好多坑的一些关键点。
AI 让个人开发者、设计师都能快速打造小产品,但真正决定产品成败的是用户体验。不只是功能强大,用户是否愿意用、用得顺畅更重要。视觉设计、交互体验、市场定位、营销推广等因素,才是产品胜出的关键。
AI 不是替代开发者,而是提升创作和开发效率的工具。对于复杂度、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的产品,AI 仍需要与人深度协作。但懂得如何高效利用 AI,无论是设计师、产品经理还是开发者,都会更具竞争力。
🏃🏻♀️ 最后还想插播一条,跟大家汇报一下第一个小产品 flowfocus.space 的情况。
之前分享了通过AI编程完成flowfocus的设计开发及上线过程中的体会 (AI 编程完成的第一个小产品 FlowFocus 上线!从想法到产品,我学到了这些) 。评论区有朋友提到这种记录类的产品,尤其是使用本地存储时,并不太适合浏览器应用这种即用即走的生态。我自己后来在使用过程中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首先尝试了通过supabase实现数据云同步,但是初次尝试没有成功 (从零到崩溃:设计师尝试AI编程为小产品FlowFocus实现云端同步的失败经验总结)。目前对这个产品的想法是实现一个本地桌面客户端版本开源供大家使用(计划上半年实现),另外(也许)继续实现一个支持云端同步的版本作为一个付费产品(长期规划)。
文章来自于“设计大爆炸”,作者“kongx”。
【免费】cursor-auto-free是一个能够让你无限免费使用cursor的项目。该项目通过cloudflare进行托管实现,请参考教程进行配置。
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TKge6E7u/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hengazhen/cursor-auto-free?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