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携软银引爆欧洲AI革命:英国为何成“星际之门”海外首站?

搜索
AI-TNT
正文
资源拓展
OpenAI携软银引爆欧洲AI革命:英国为何成“星际之门”海外首站?
2025-04-18 10:31

4月17日据《金融时报》周四报道,OpenAI和Oracle(ORCL.N)为其重要项目“星际之门”权衡英国未来投资,因为它正在探索海外地点以建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OpenAI携软银引爆欧洲AI革命:英国为何成“星际之门”海外首站?


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承诺采取支持创新的监管方法,向研究人员提供公共数据,并为数据中心创建区域,以努力使英国成为人工智能“超级大国”。


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


“星际之门”是由 OpenAI、软银和甲骨文联合主导的全球性 AI 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达 5000 亿美元,旨在构建支撑下一代 AI 大模型(如 GPT-5)的算力网络。其核心包括:


  • 资金规模:初期投资 1000 亿美元(软银、OpenAI、甲骨文等共同出资),未来四年总投资将达 5000 亿美元,其中 90% 依赖债务融资。
  • 技术需求:计划部署 10 万块英伟达 GB200 芯片,总算力达 200EFLOPS,并配套核聚变/裂变能源保障电力供应。
  • 战略定位:美国特朗普政府将其称为“对美国信心的宣言”,目标是在全球 AI 竞赛中占据主导地位。


为何选择英国


英国成为“星际之门”海外扩张的首选地,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政策吸引力:英国首相斯塔默提出打造“AI 超级大国”计划,包括简化数据中心电力审批流程、开放公共数据资源、设立数据中心专属区域,并提供税收优惠。这一政策与项目“去算力密集地区”的选址逻辑高度契合


市场地位:OpenAI 将英国视为美国之外最重要的市场,已在伦敦、巴黎等地设立欧洲分部,并积极游说欧盟放宽 AI 监管。英国作为欧洲 AI 研发枢纽,可辐射整个欧洲市场。


能源保障:项目对电力需求极大(单个数据中心能耗达 1.2 吉瓦),英国政府推动的绿色能源计划(如核能开发)提供了稳定性保障。


风险与挑战


财务压力:项目 4500 亿美元债务若以 8% 利率计算,年利息支出或达 360 亿美元,但预计年收入仅 180-250 亿美元(基于微软 Azure 现有 AI 服务收入推算),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


技术瓶颈:英伟达 GB200 芯片 2025 年产能仅 30 万块,可能延误建设进度;核聚变技术(合作方 Helion)商业化尚未成熟,电力供应存疑。


“星际之门”的本质是以高杠杆债务驱动算力扩张,其成败取决于三大变量:微软的信用背书能否降低融资成本、核能技术商业化进度、OpenAI 的商业化能力(如企业 API 调用量突破 1000 亿次/年)。若成功,全球 AI 算力资源将向美国及其盟友高度集中;若失败,可能引发科技债务危机。英国作为关键跳板,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测试场。


文章来自于“一叶轻舟大模型”,作者“识因智能”。


OpenAI携软银引爆欧洲AI革命:英国为何成“星际之门”海外首站?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微信群
沪ICP备2023015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