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博主用Midjourney生图后,商家参考其提示词也用Midjourney生图,然后量产成实物,法院却说商家不侵权?
江苏省张家港市法院给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判决,以往其他法院的判决,都承认AI绘画具有版权、受法律保护。详见我之前写过的文章:
而本次判决的核心观点是,简单的提示词(Prompt)输入不足以自动获得AI生成内容的著作权,
需要有证据证明用户在创作过程中付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智力劳动,并能对最终结果的呈现有足够的掌控和贡献。
2023年8月创作完成“幻之翼透明艺术椅”系列美术作品。
8月15日,原告在小红书平台公开发表“幻之翼透明艺术椅”系列作品17件,标题“Midjourney | 这也太可爱了!商家在哪里!求量产!”
20日,被告在小红书平台私信原告沟通版权合作,称其父经营的跨世公司可将原告设计量产上市,原告因为与他人达成版权合作而予以拒绝。
提示词为:Children's chair with jelly texture,shape of cute pink butterfly, glass texture , light background
(儿童座椅,具有果冻质感,呈可爱的粉色蝴蝶形状,玻璃般透明,颜色为浅色)
提示词为:A cute children's chair shaped like a piece of watermelon , jelly texture,transparent, light background
为再现类似蝴蝶椅子图片的创作过程,丰某某提供了其于 2024 年 8 月 5 日使用 Midjourney 软件生成类似蝴蝶椅子图片过程的录屏,
包含了 AI 创作过程、醒图、垫图、PS 修图的分解过程:
1.打开 vpn 加速后,再打开 Discord,找到并添加 Midjourney 作图频道,添加设计帅本人服务器最终提供算法运行环境。
输入提示词 Cute children's chair with jelly texture, shaped like a butterfly, clear, symmetrical wings, light background, studio lighting, HD, high quality
commercial photography, --style raw --v 6.0 --ar 3:4 ,生成初稿。
2.筛选和添加提示词进行优化。添加提示词:Cute children's chair with jelly texture, shaped like a butterfly, clear, symmetrical wings, light
,studiolighting, HD, high quality commercial photography,thin chair legs,light blue thin chair legs --style raw --v 6.0 --ar 3:4 。
3.通过瘦脸功能调整椅子腿部、翅膀花纹。在软件素材库里选择符合可爱、果冻质感、轻盈、对称、线条优美、圆润要求的贴纸作为垫图,通过垫图功能再次优化。
4.最终筛选。 丰某某明确,再现创作过程中第一步使用的提示词与在小红书账号上发布涉案蝴蝶椅子时公开的提示词基本一致,但内容更加具体丰富。
由于 AI 生成的內容本身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再现与涉案蝴蝶椅子完全相同的图片。
参考原告分享的提示词,使用“Midjourney” AI 工具生成了四十张产品设计参考的平面图草稿,
从草稿中进一步筛选出数张平面图草稿,并委托第三方多次设计修改,根据 3D 打印样品的预览效果稍作调整后,最终生产、销售了实体蝴蝶椅产品。
2024年1月19日,被告在小红书平台发表标题为“女儿说想要蝴蝶椅我花50个W给她做出来了”的笔记,后又发表多件笔记介绍并推广该儿童椅。
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20万元并销毁库存商品、生产模具,删除小红书等网站侵权笔记或图片,认为被告侵害了其美术作品著作权并构成不正当竞争。
1. 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
也不能证明“垫图”确实能起到生成涉案图片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因原告对“垫图”不享有知识产权。
2. 输入提示词不是“创作”
向大模型输入的提示词的指令仅停留于“主题/概念/思想”的层面,且非常简单,这些提示词指令仅勾勒或给出了图片高度抽象的大方向。
从以文字体现的提示词,到最终图片生成结果之间,有很长的距离。
3. 原被告产品并不近似
被告生产产品使用的平面效果图与涉案图片在椅子背部(蝴蝶翅膀的外观、衔接和装饰,蝴蝶身体)、椅子板凳、
椅子腿部的线条、色彩、比例、构图、视角等要素的细节层面以及整体设计风格层面具有重大差异,并不相似。
被告委托第三方专业设计机构对平面效果图进行了重新设计,并投入了大量成本和人力进行模具制作加工,被告的独创性部分在被告产品中占有较大比重。
4. 即使存在近似,该近似部分也不具有独创性
比如在之前就有人生成过近似图片,也生产过近似产品:
被告的抗辩理由,简单来说就是:
你的图片不是你的智力成果,而是AI生成的。
我的产品跟你的图片根本不像。
退一步来说,即便有部分像的地方,这样的设计早就有很多人用过了,我们都无权主张原创。
1. AI生成过程中的“人”的作用是关键: 法院认为,使用AI工具生成图片,如果仅仅是输入简单的提示词,那么最终生成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AI模型本身决定的,
具有相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图片充分体现了使用者的“独创性智力投入”。
提示词输入相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内容只是思想,并非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表达。简单的提示词本身不是作品,被告的参考行为并不构成侵权。
2. 原告未能充分证明“独创性”:原告分享的初始提示词相对简单,生成的初稿与最终主张权利的图片差异较大。
由于AI的随机性,她已无法完全复现出当初发布的那些图片。
原告未能提供完整的、详细的创作过程记录,无法证明其在AI生成过程中,
通过持续的、具体的调整、选择、修改(比如调整参数、画面布局、色彩、线条等),对最终画面表达进行了个性化的、实质性的贡献。
3. 原告的图片与被告的产品存在实质性差异,且原告的设计元素很常见。被告生产的实体椅子与原告的AI图片在细节和设计上存在差异。
从AI图片到实体产品,往往还需要再设计和工业化改造。
创作者选择AI,很多时候是为了快速获得灵感、生成草图或完成部分工作。如果每一步调整、每一个想法的迭代都需要记录下来,无疑会拖慢创作节奏。
AI工具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易用,让用户能够更直观地表达意图。如果法律要求反过来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似乎与技术发展方向不符。
记录的颗粒度和标准也不明确,记录到什么程度才算“充分”?调整一个参数算不算“实质性贡献”?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给创作者带来困扰和焦虑。
1.当AI能够根据简单指令生成复杂、看似完整的作品时,法律需要一种方法来判断其中到底有多少是用户独立构思,有多少是AI模型生成的。
创作过程记录,目前被认为是证明“人类贡献度”的最直接方式。
2.如果简单输入提示词就能获得完整版权,可能会导致大量同质化、
缺乏真正人类创造性的内容被赋予版权保护,甚至可能有人利用AI大量生成内容来抢占公共领域的创意资源,
或对他人的简单创意进行“AI化”后主张权利。要求证明过程,提高了主张权利的门槛。
3.著作权法体系是在没有AI这种强大生成工具的背景下建立的。法律需要时间来消化和适应这种新技术。
在找到更完善的判定标准之前,要求提供详细的过程证据,是一种相对保守但稳妥的做法。
4.对比传统创作: 虽然感觉麻烦,但传统创作在需要维权时,也常常需要提供草稿、设计稿、修改记录等来证明创作过程和权利归属。
AI创作的特殊性在于其生成速度快、人类输入(有时)相对简洁,使得证明“独创性贡献”更加困难,因此对过程记录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
最理想的情况是,AI工具平台自身能够进化,提供更智能、自动化的创作过程记录功能。
比如自动保存不同版本的提示词、关键参数调整、生成结果对比等,用户只需简单标注或确认,就能生成一份相对完整的“创作日志”。
这能大大减轻创作者的负担。产品经理呢?救一下创作者啊!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更多案例的出现,法律界可能会逐渐形成更清晰、更适应AI创作特点的“独创性”判断标准。
比如,可能会更关注提示词的复杂度、独特性、用户进行选择和迭代的“决策点”等,而非要求记录每一个微小的操作。
这个判决说明,不是使用AI工具就能拥有版权,那么证明版权的责任,就落在了用户身上。
对平台来说,需要更明确地告知用户AI生成内容版权的局限性,并指导用户如何通过更深度的参与(如迭代优化、精细调整)来拥有版权。
用户协议可能需要更新,明确指出内容的著作权归属取决于用户的具体输入、创作过程。平台要有不保证知识产权的免责声明。
创作者“念咒作画”想直接获得版权越来越难,可能需要将AI生成物更多地视为创作的“素材”、“半成品”或“起点”,而非终稿。
人类的策划、筛选、大幅修改、整合应用等“智力投入”变得至关重要。
对企业与创意买方来说,在委托创作或购买AI生成内容授权时,
不能仅凭创作者声明就认定其拥有版权,可能需要对方提供创作过程的证明材料,尤其是在需要获得独占性权利时。
涉及AI生成内容的合同,需要包含关于创作过程、权属保证、知识产权瑕疵责任等方面的具体条款。加强内容授权的尽职调查。
公开分享详细的提示词,虽然有助于交流学习,但也可能降低了你主张独创性的门槛,甚至可能被认为是将创作要素贡献给了公共领域。商业化应用前请三思。
1. 重新理解“分享”的含义与风险:你分享的“咒语”本身可能并不具备很强的独占性价值。
可以分享你构思提示词的方法论、你对某种风格的理解、你常用的技巧组合等,这些更能体现你的专业性和价值,也相对不易被简单复制用于商业竞争。
让大家记住的是你独特的审美、选图眼光、后期处理风格,或者你持续探索的某个主题系列。
当你的个人品牌建立起来后,价值就不再仅仅依附于某几个特定的提示词或图像了。
2. 对提示词分享进行分级和策略化:基础/教学类分享: 对于一些基础效果、常用技巧的提示词,可以大方分享,用于教程、吸引新手、建立社群。
核心/商业潜力类保留: 对于你花费大量心血调试出来的、效果独特、或者你认为有潜在商业价值(如用于设计稿、联名等)的核心提示词组合,
可以考虑不完全公开,或者只分享部分思路。
概念性分享: 可以分享创作某个作品的“灵感来源”、“核心概念”或“风格关键词”,而不是精确到每一个参数的完整提示词。
对于小红书AI绘画博主,不要将AI提示词本身视为核心壁垒或当然的权利来源。真正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你围绕AI进行的思考、筛选、迭代、编辑和风格构建上。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灰阶法典”,作者 :谢家炜
【开源免费】LangGPT 是一个通过结构化和模板化的方法,编写高质量的AI提示词的开源项目。它可以让任何非专业的用户轻松创建高水平的提示词,进而高质量的帮助用户通过AI解决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nggptai/LangGPT/blob/main/README_zh.md
在线使用:https://kimi.moonshot.cn/kimiplus/conpg00t7lagbbsfqk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