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在旧金山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上,AI原生独立游戏《1001夜》的制作人担任GDC Al Summit的演讲者,分享游戏中大语言模型驱动的核心玩法设计,与世界各地的游戏开发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001夜 是一款改编自波斯民间传说的AI原生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讲故事的新娘:运用化语言为现实的神奇能力,诱导残暴的AI国王说出武器词语,制造复仇的利刃……
游戏由独立工作室Ada Eden出品,在Steam提供Win和Mac双平台免费Demo。
本篇文章分享我们(Ada Eden)在GDC的讲台见闻和交流感悟,包括三个部分:
1 AI游戏趋势洞察
2 优秀同行作品与讲座
3 我们的感受
GDC会场三楼的大屏幕,展示了五天的全部日程
制作人的讲座观察
"我这样没名气的,应该不会有很多人吧?"
这是我在登上GDC讲台前的心理预期。作为speaker,我曾向组织方询问往年的参会情况,他们告诉我去年最受欢迎的一场也是关于LLM的讲座,由纽大教授Julian Toglius主讲。但那场主要分享研究了多个游戏案例的学术项目,而非像我这样介绍单个项目实践。没有太多名气加持,我对自己这场讲座的吸引力抱有谨慎预期。
然而,现实给了我一个惊喜。
讲座当天,会场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戏开发者和AI爱好者挤满了整个空间。在讲台上,我忍不住拍下了与观众的合影,那一刻的荣幸感至今难忘。许多人后来在Twitter上联系我,表示从讲座中学到了新思路。
演讲已上传至GDC Vault官网
首先,我发现总体上业内人士对AI技术的态度比去年开放了许多。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西方游戏产业,特别是独立游戏圈对生成式AI的态度其实相当保守,只要关注足够多的独立游戏创作者,就能发现不少人对AI持批判态度。
而这次讲座的热烈反响打破了我的预期。去年海外交流时,我常常需要"叠甲"——"我是做AI的,但我只把AI用在玩法上哦!" 如果不这么做,很容易会把对方吓跑(尤其是艺术家)。但今年,人们更愿意了解我们了,而不需要一直为自己辩白。
与Cryptmaster和Storyteller团队交换礼物
Storyteller的一位制作人就主动联系了我们,还分享了她在1001Nights中创作的断臂剑士的故事。
Storyteller游戏画面,关于故事的游戏
Cryptmaster的主创也在GDC和我们聊得很开心。这是荣获IGF大奖的独立游戏,也是基于打字互动。游戏中角色会对玩家输入的单词作出反应——由于游戏系统过于智能,而又完全不涉及生成式AI,这个游戏常常被认为是“反AI”游戏的标志。然而,它的主创却非常喜欢我们游戏,他经常以我们的游戏为例子,向别人说明基于AI的玩法创新的潜力。
大家逐渐理解了我们在探索技术与玩法的创新融合,而非单纯想用AI“省成本”。这种变化让我对独立游戏的未来感到更加乐观。
Cryptmaster游戏画面,基于打字互动的非生成式AI游戏
对于专业AI工程师,LLM游戏的壁垒依然存在
尽管参加AI Summit的多数为行业专家、大厂的AI游戏工程师,但当我现场询问有多少人在游戏中真正部署过LLM时,举手的人不到1/5。这表明,虽然许多人使用过GPT、了解技术,但将其实际整合到游戏开发中的人仍然相当稀少。
制作人在GDC上讲解1001Nights的AI机制
策划们的展会见闻
Ada Eden,GDC Visitor
展会的国内外团队在AI应用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海外团队大多应用在资产生成,如韩国团队的AI生成的动作骨骼系统。国人团队更注重AI原生游戏的设计(会场的AI原生游戏基本都是国人作品),以AI Agent的探索为主,尤其是游戏内AI陪伴与NPC交互方面,如腾讯魔方工作室《暗区突围》的AI NPC项目F.A.C.U.L,自称“全球首个语音指挥FPS AI” 。
🔗实机效果https://b23.tv/7svlGXR
腾讯魔方工作室的语音指挥FPS AI NPC
Inworld:从Tech Demo到落地应用
Inworld是一家专门开发AI生成NPC引擎的公司,他们的SDK封装得相当完善,使用起来非常便捷。1001Nights制作人作为他们的种子用户,认为今年Inworld进步非常明显。去年他们还属于技术演示(Tech Demo),仅展示了宣传视频和流程图,如自己发行的《Origin》和与育碧合作的项目(评价均不算高)。而今年,他们展示了更完整的游戏体验,已经能看出落地应用的可能性。
🔗https://inworld.ai/
推特模拟游戏 Status
以下是两个Inworld支持的AI原生游戏:
Status是一款由Wishroll工作室制作的推特模拟游戏,巧妙结合多种常见的AI机制创造了一个深度互动的世界。玩家可以指定想要模拟的同人世界观(如哈利波特),在其中发推文、与角色互动,增加粉丝,获得更多曝光度。比起多数AI应用以角色对话为核心,Status将创造世界、社交媒体互动、角色扮演等多重元素融合在一起,设计细致的数值升级和任务系统,打开了AI游戏的新思路。这种游戏对于以技术导向的公司而言很难完成,需要真正懂游戏的团队来打造。
Status游戏截图
Status曾经因用户量激增,面临成本scaling问题。此时Inworld为他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帮助降低运营成本,推动DAU增长到50万。它的成功证明了AI游戏的商业潜力。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link.socialai.app&hl=en_US
The Last Show游戏截图
The Last Show是一款由Little Umbrella工作室制作的AI问答的派对游戏。虽然问答功能表现一般,但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非常出色。
🔗https://www.littleumbrella.gg/
这里可以看到Inworld在今年GDC上的全部案例回顾:🔗https://inworld.ai/blog/gdc-2025
“看得见、摸得着”的音乐制作器
ODDADA:创造“创造的体验”
ODDADA是我们在showcase上遇见的一款音乐积木游戏,深化了Ada Eden对于“创造的体验”的理解。
🔗https://www.oddada.com/
这是一款由精美玩具组成的创意游戏,不管你如何摆放这些积木,它们都能形成悦耳的音乐,让玩家有种"我是大作曲家"的成就感。游戏结束时,类似小火车的机制会将你创作的所有音乐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你可以将它录制成一盘"磁带",还能为磁带命名、设计贴画。
1001Nights制作人的想法
它把"playful creativity"(充满趣味的创造力)做得极为出色——如何让玩家创造出令人想要分享的作品?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设计理念。
ODDADA的团队也是今年IGF奖项的入围者之一,我们去年在一个活动中就曾碰过面。他们的程序员因为时间关系没能体验我们的游戏,但他们的作曲家后来在Twitter上告诉我他听了我的讲座,让我十分惊喜。尽管我们做的两款游戏在形式上不同,但在激发创造力、让用户获得成就感这一点上,我们显然有着共同的追求。
The Crush House:开辟新的类型
The Crush House是一款让你扮演恋综制作人的模拟游戏,通过拍摄镜头来满足观众、揭开谜团。游戏的创意总监Nicole He在GDC的讲座《The Crush House: 受现实世界启发的新游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https://www.oddada.com
讲座介绍了他们独特的设计方法论:从互联网论坛的热议话题中寻找灵感。具体来说,开发者建议在Reddit等平台上寻找那些讨论热烈、甚至引发争论的板块,从中提炼游戏创意。
例如,有一个论坛专门讨论"从冰箱内容推测主人性格",用户会上传自己冰箱的照片,其他人则根据里面的食物推测发帖者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买了三个鸡蛋,说明你是一个很注重蛋白质的人";"某物品快过期了,说明你的生活缺乏规划"——这些看似琐碎的互动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观察和人际互动。
"从冰箱内容推测主人性格"
这让我们想到可以把小红书上评论丰富的笔记作为游戏的创意来源,比如:从云层中找形状、从衣架形状中发现规律、寻找某款只记得瓶子形状的香水等等。这种设计方法与学院派的游戏设计理论有着显著不同,它更加贴近生活,更善于捕捉人们日常互动中的微妙之处。
The Crush House曾经和1001Nights面临相似的问题:如何定义作品的游戏类型?
由于游戏行业通常只认可几种固定类型,如"roguelike"、"RPG"、"first person shooter"等,而The Crush House不属于其中,导致最初不被发行商看好。他们最终创造性地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reality show 3rd person shooter",通过"shooter"的“射击”与“摄影”的双关,巧妙将游戏特性融入定义中。
经过长期探索,Ada Eden最终将1001Nights定义为为"Story-crafting game"(故事创造游戏),这样既能与Minecraft等知名游戏建立概念联系,又能突出我们游戏的核心特色。
没有赛道,那就开拓新的赛道!
这趟行程收获了什么?
策划K:冒险的勇气。身边有很多朋友在遵循固定的职业道路、规避风险,但这次见到了很多人在异国他乡迎难而上、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这给了我很深的鼓励。
策划Z:创作的信心。突然有了相信自己也能做出游戏的信心,即使玩法没有那么好玩,但可能也很独特。做独立游戏真好!
制作人:坚持表达。从0创作这个游戏、到把游戏送到GDC,是一段很长的路程。很多人可能会中途放弃,或者仅仅做了一个开头就不了了之。虽然资源有限,但我们一直在努力……不要浅尝辄止,坚持会有回报,坚持地去表达会有回报。
GDC的演讲展板
我们三个人的答案分别是:#梦想# #大开眼界# #累#
我太累了,我真的是这一周过完了我的一辈子!后来我跟每个人都说,这周要么就是过完一辈子,要么就是比我命还长了。(制作人)
这是一趟充满激情的旅程:和全世界的开发者真诚地碰撞,感受做游戏和玩游戏的快乐,激励我们创造更独特的作品。
旧金山街头随处可见AI广告,创业者聚会中也有超过半数人在做AI相关工作,甚至,旧金山的城市宣传牌就写着“AI is the new reality”。但漫步其中,我们的团队明白,自己想做的不是仅仅去拥抱技术,而是提供独一无二的游戏体验。就像在一次AI闭门会上,当被问到“你们最看重什么”,Ada Eden回答说:"做游戏最重要的是独特性,如果不独特,就不做。"
为了把这样一份独一无二的游玩体验带给大家,我们会继续竭尽全力地玩游戏、做游戏,一直一直。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 Ada Eden ”,作者 Ada Eden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