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sor遭遇降维打击

搜索
AI-TNT
正文
资源拓展
Cursor遭遇降维打击
2025-07-13 12:38

印度和巴基斯坦用 5 天时间告诉我们——当你的上游不给你放水时,除了干一仗没有别的选择。


Cursor 最近上演了一场闹剧,偷偷摸摸又扭扭捏捏地涨价,在被用户集火以后又选择了滑跪道歉。起因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给不知道的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就是 Cursor 偷摸把 Pro 用户的权益下调了,


早先版本:享受由 OpenAI、Anthropic、Google 等先进 AI 模型提供的 500 次快速响应,之后则可享受低速无限响应。


新版本:用户每月享有的使用额度为 20 刀,超出部分将按 API 费率计费。用户在 Cursor 中可使用选择的 AI 模型完成编程任务,当达到 20 刀额度后,需要额外购买积分才能接着用。


不出意外,被骂出翔了。于是 Cursor CEO 不得不站出来滑跪道歉,承诺将为受影响的用户退款。


Cursor遭遇降维打击


与此同时,Cursor 新的 Pro 订阅方案明确了具体权益:


1.用户可无限量使用 Tab 功能和 Auto 模式下的模型


2.每月包含价值 20 美元的 “前沿模型” 使用额度,按 API 价格计费


Cursor 还是太急了,可是由不得它不急。


这件事暴露出的问题其实远比定价失误更严重。为什么 Cursor 会这么急着涨价?为什么用户对价格变动如此敏感?答案很简单:因为它们的护城河正在被快速侵蚀。


说到底,Cursor 的商业模式依然是典型的"倒买倒卖”。而当遇到上游厂商的降维打击时,它的抗压能力远没有它的估值那样坚挺。


这个降维打击,来自于 Cursor 调用的大模型 Claude 刚推出不久的 Claude Code。


我随口问了一下 Claude,这小子对自家产品吹得还是挺用力的:


Claude Code 能够"将数小时的调试工作压缩到几秒钟内完成",通过理解整个代码库来实现"思考速度的编程"。更要命的是,它不只是一个聊天界面,而是一个完整的 SDK 工具包,支持 TypeScript、Python 和命令行,能够深度集成到现代开发工作流中。


Cursor 本质上不过是一个 UI 包装器,通过 API 调用各种大模型的能力。但 Claude Code 不同,它是 Anthropic 直接基于自己的 Claude 4 模型开发的原生工具。


以上表述认可与否全凭各位看官自己把握,我想说的是,Claude Code 的确对 Cursor 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威胁。


Cursor 把定价调整归因于「AI 模型成本上升」,这个解释合理,但没什么意义。但要命的地方在于,这就是 Claude Code 对 Cursor 形成降维打击的核心原因:AI 模型在你这里是调用成本,在我这里就是基础电力。


Cursor 每次调用都要付 API 费用,而 Claude Code 直接使用内部模型,成本结构完全不同。这种差异会直接体现在最终用户的价格上,于是你就会问自己,为什么我不干脆直接用 Claude Code?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Cursor 吭哧吭哧做了这么久,把计划年经常性收入(ARR)做到了 5 亿刀,Claude Code 发布一个多月就做到了 1.3 亿(猜测)。


Cursor遭遇降维打击


另外,在功能深度上,Cursor 等中间商也很吃亏。当你拥有模型的完全控制权时,你可以做很多 API 调用者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更深度的代码理解、更精准的上下文控制、更流畅的交互体验。


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Anthropic 们可以根据编程场景的需求不断优化模型,而 Cursor 们只能被动接受上游的更新。


除非你自研大模型。


那么问题又来了,你烧得起这个钱吗?


看看隔壁的 Windsurf,直接 30 亿刀卖身给 CloseAI 了。不久前 Windsurf 还在找新融资呢,没多久就直接被收购了,这种"从融资到被收购"的快速转变,恰恰说明了独立编程助手公司面临的困境:无论你做得多好,最终都很难摆脱被上游厂商降维的命运。


这让我想起了移动互联网早期的一个现象。当时有很多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创业公司,通过包装微信的能力来提供各种服务。但随着微信小程序的推出,这些中间商很快就被取代了。


编程助手市场正在重演这个故事。Cursor、Windsurf 这些产品在早期确实有价值——它们让开发者更容易接触到 AI 编程能力,提供了更友好的交互界面。但当上游厂商开始重视这个市场时,中间商的价值就会快速萎缩。


当然,这不意味着所有的编程助手都会死掉。但要想生存下去,它们需要找到新的价值点:


1.垂直专业化:专注于特定领域或技术栈,提供大模型厂商不愿意深度优化的专业能力。


2.工作流整合:不只是编程助手,而是整个开发工作流的优化器,集成项目管理、代码审查、部署等环节。


3.企业级服务:提供私有化部署、数据安全、权限管理等企业级功能,这些是大模型厂商短期内不会重点关注的。


4.多模型整合:同时支持多个大模型,让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选择最合适的 AI 能力。


Cursor 目前的策略是通过巨额融资来争取时间,希望在窗口期内建立足够的护城河。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不能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比如自研大模型),或者在商业模式上找到新的定位,被上游"吃掉"似乎是难以避免的结果。


而对于整个开发者社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工具和更低的成本,但也可能意味着更少的选择和更大的平台依赖。


文章来自于微信公众号“科技碎嘴子”。


1
AI工作流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

添加客服微信openai178,进AITNT官方交流群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微信群
沪ICP备20230155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