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台AIPC,2个人,3天,复刻出爆款AI笔记Granola核心功能。Granola是一个“很通人性”的AI应用——我们需要的不是转录,而是符合个人大脑特征的AI工具。
征得2位开发者同意,文末附上了产品下载地址,欢迎大家体验“锐评”。
AI会议笔记一直是生产力工具的核心战场,今年的竞争异常激烈,ChatGPT、NotebookLM、Notion都推出了会议转录功能。但在巨头环伺之下,资本仍然在追捧AI Notetaker初创公司:
AI笔记赛道先发者和高手林立,来自伦敦的Granola作为后起之秀,产品上线1年就达到2.5亿美元估值。它保持了超高的用户留存率——月留存70%,10周留存50%,是当之无愧的超级黑马AI应用。
Granola的产品理念和其他产品有根本性差异——并非追求AI替代人,而是把人机共生价值发挥到极致。它对会议场景有清晰的分工定义:人在开会的时候,应该记录的是自主迸发的思考与灵感,而不是去记录他人的发言,这种机械性任务会分散思考的精力,理应让AI去做。
Granola生成的笔记和腾讯会议等标准化纪要不一样,AI会根据你记录的关键词(图左),把纪要融进去,编织成匹配你的大脑和思维的专属笔记(图右)。
Granola这种分工让会议记录从 “被动抄写” 变成“主动创作”——人聚焦思考,AI负责信息兜底,形成高效协同。
开会,只是工作流的环节之一,每个参会人关注点不一样,会后要执行的任务也不一样,"千人千面"的会议笔记和会后To Do更贴合真实的工作流。
Granola团队没想到的是,很多用户从会议场景开始使用,逐渐扩展到了个人笔记,成为"个人办公的第二大脑"。
我身边很多朋友期盼Granola能推出中文版。最近我亲眼见证了一个惊喜:1台AIPC,2个人,3天时间,利用Cursor快速复刻了“中文版Granola”的核心功能,不仅支持云端使用,还能在本地运行。使用AIPC的端侧算力和端侧模型,完全能达到同等丝滑的使用体验。
我在第一时间要了安装包进行体验,分享我真实的感受:开会半小时,2人参会,全程我只记录了几个关键词,整个过程不像在做笔记,而是在向AI标注重要事项:
会后,点击“enhance”让AI纪要增强我的笔记,要点清晰、没有遗漏,ToDo的生成也很准确:
会议笔记直接生成思维导图:
原始对话内容按时间戳保留记录:
我现在基本很少用在线文档做会议记录了。不过,这个产品目前还有需要精进的地方,比如:笔记生成后,我想局部修订个别关键词,让AI二次增强笔记;如果能支持插入图片,线上开会做笔记就更便利了。
虽然它的稳定性也还不完美,但已经展现了很高的开发效率。
这2位 “超级个体”开发者本是Granola的重度用户,却因没有中文版,很多会议场景无法顺畅使用。于是,2人动手复刻,仅用3天就上线了核心功能。公司同事发现后,也纷纷要了安装包,不到一周,全公司就实现了100%“Vibe Note”。
我最近也看了很多AI笔记产品的设计理念,发现团队中最新的数据、最重要的信息,不一定在文件中,而是散落在成员日复一日的沟通记录里。企业级AI领导者Palantir也有类似的经验,“企业最重要的数据和资产并非存在于系统中,而是在员工日常的对话里”。
Granola创始人Chris分享过,用户只是想外包所有重复、枯燥、无脑的工作,但不想外包判断,“人类并非想让AI替代自己的大脑,而是想让AI解放自己的双手”。
在2位开发者看来,AI应用的真正潜力在于对个人数据的充分利用、与个人场景的深度融合。每个人的思维结构、行为习惯、知识结构、关注重点都千差万别,有人习惯在本地文件夹里归档资料,有人依赖个人知识库,有人的思考轨迹藏在文档修改记录、搜索历史等行为数据中。这些分散在PC里的 “个性化信息”,恰恰是AI理解用户的 “原始素材”。
他们特别看好AI应用和PC本地数据的联动,“当AI能充分理解我的数据,就能越来越贴合我的大脑特征和个性需求”,从千篇一律的 “通用工具” 进化为 “专属生产力助手”。同时,考虑到会议、笔记数据的隐私性,他们优先采用AIPC端侧算力与本地模型运行应用,兼顾了安全性与低成本。
文章来自于“后浪new”,作者“十鸢星奈”。
【开源免费】字节工作流产品扣子两大核心业务:Coze Studio(扣子开发平台)和 Coze Loop(扣子罗盘)全面开源,而且采用的是 Apache 2.0 许可证,支持商用!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oze-dev/coze-studio
【开源免费】n8n是一个可以自定义工作流的AI项目,它提供了200个工作节点来帮助用户实现工作流的编排。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n8n-io/n8n
在线使用:https://n8n.io/(付费)
【开源免费】DB-GPT是一个AI原生数据应用开发框架,它提供开发多模型管理(SMMF)、Text2SQL效果优化、RAG框架以及优化、Multi-Agents框架协作、AWEL(智能体工作流编排)等多种技术能力,让围绕数据库构建大模型应用更简单、更方便。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eosphoros-ai/DB-GPT?tab=readme-ov-file
【开源免费】VectorVein是一个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任何人都能用的AI工作流编辑工具。你可以将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多个步骤,并通过VectorVein固定并让AI依次完成。VectorVein是字节coze的平替产品。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AndersonBY/vector-vein?tab=readme-ov-file
在线使用:https://vectorvein.ai/(付费)
【开源免费】FASTGPT是基于LLM的知识库开源项目,提供开箱即用的数据处理、模型调用等能力。整体功能和“Dify”“RAGFlow”项目类似。很多接入微信,飞书的AI项目都基于该项目二次开发。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labring/Fas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