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AITNT
正文
资源拓展
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2025-10-15 11:46

近日,蚂蚁集团正式开源业界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Diffusion Large Language Model,dLLM)推理框架 dInfer。


在基准测试中,dInfer 将 dLLM 的推理速度相比于 Fast-dLLM 提升了 10 倍以上,并在关键的单批次(batch size=1)推理场景下,作为首个开源框架实现了大幅超越经过高度优化的自回归(AR)模型的性能里程碑,在 HumanEval 上达到 1011 tokens / 秒的吞吐量 。dInfer 通过一系列算法与系统协同创新,攻克了 dLLM 的推理瓶颈,兑现了其内生并行生成带来的推理效率潜力。


这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即刻可用的高效推理框架,更标志着扩散语言模型这一全新的范式迈出了走向成熟的坚实一步。


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510.08666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inclusionAI/dInfer


理论的「翅膀」,现实的「枷锁」:扩散语言模型的推理困境


近年来,以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范式为核心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推动了智能问答、代码生成、智能体助手等领域的重大进步。然而,AR 生成范式也存在其固有瓶颈:生成过程完全依赖前序结果,必须逐词串行生成,这导致推理延时难以降低,即使 GPU 的并行计算能力强大也无用武之地。


作为一种全新的范式,扩散语言模型(dLLM)应运而生 。它将文本生成视为一个 「从随机噪声中逐步恢复完整序列」的去噪过程 。这种模式天然具备三大优势:


  • 高度并行:理论上可以在单次迭代中,并行地预测和更新序列中的多个 token 。
  • 全局视野:模型的每一步决策都基于对整个序列的全局上下文理解,而非仅依赖于已生成的部分 。
  • 结构灵活:更易于适应多模态、代码生成等需要复杂结构和长程依赖的任务 。


凭借这些优势,以 LLaDA-MoE 为代表的 dLLM 已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展现出与顶尖 AR 模型相媲美的准确性 。然而在推理效率方面,dLLM 理论上的强大潜能,却长期被残酷的现实「枷锁」所束缚。dLLM 的高效推理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1. 高昂的计算成本:多步迭代去噪的特性,意味着模型需要反复对整个序列进行计算,这带来了巨大的算力开销 。
  2. KV 缓存的失效:dLLM 中的双向注意力机制,使得 token 对应的 KV 值在每次迭代中都会改变。这导致 AR 模型中「一次计算、永久复用」的 KV 缓存技术直接失效,使得推理过程异常昂贵 。
  3. 并行解码的双刃剑:尽管理论上可以并行生成序列中的所有 token,但在难以精准刻画其联合概率分布的情况下一次性解码太多 token,极易引发彼此间的语义错配,导致「并行越多,质量越差」的窘境 。


这些瓶颈使得 dLLM 的推理速度一直不尽人意,其并行生成带来的效率沦为「纸上谈兵」。如何打破枷锁,释放 dLLM 在推理效率的潜能,成为整个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dInfer:人人可上手的扩散语言模型高效推理框架


为彻底突破上述瓶颈,蚂蚁集团推出了 dInfer—— 一个专为 dLLM 设计的、算法与系统深度协同的高性能推理框架 ,可支持多种扩散语言模型,包括 LLaDA、 LLaDA-MoE、LLaDA-MoE-TD 等。


dInfer 的设计哲学是模块化与可扩展性,以系统性集成算法与系统优化。如下图所示,dInfer 包含四大核心模块:模型接入(Model)、KV 缓存管理器(KV-Cache Manager),扩散迭代管理器(Iteration Manager),和解码策略(Decoder)。


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这种可插拔的架构,允许开发者像搭乐高一样,进一步组合和探索不同模块的优化策略,并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标准化评测 。更重要的是,dInfer 针对上述三大挑战,在每个模块中都集成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dInfer 如何「快」起来?


1.削减计算成本,控制生成质量:邻近 KV 缓存刷新 (Vicinity KV-Cache Refresh)

dLLM 使用双向注意力机制让模型获得更全局的视野,代价是每次解码会影响所有的 token 的 KV 值,导致 AR 模型依赖的 KV 缓存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到 dLLM 上。如果不使用任何 KV 缓存,在一个 sequence 上的一次 diffusion 迭代会导致大量的计算。


为了削减计算成本,Fast-dLLM 提出的将 sequence 划分为 block,然后再逐个对 block 进行解码,并在当前解码 block 之外进行 KV 缓存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 diffusion 迭代的计算成本。然而虽然利用上了 KV 缓存,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缓存中的 KV 实际上是过时的,因此会导致生成质量的下降。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dInfer 采取了一种邻近刷新的策略:KV 缓存过时的原因是 dLLM 中一个新 token 的确定,会影响全局所有 token 的 KV 表示。而 dInfer 基于「语义局部性」原理( 一个词的更新,对其近邻词的影响最大),在每次迭代解码一个 block 时,dInfer 只选择性地重新计算该区块及其邻近一小片区域的 KV,而让远处的缓存保持不变 。这好比修改文档中的一句话,你只需检查上下文是否通顺,而无需重读整篇文章。


这种策略结合 dInfer 的其它优化,在计算开销和生成质量之间取得了平衡,首次让 KV 缓存机制在 dLLM 上高效、可靠地运作起来。


2.系统优化:让 dLLM 的前向运算速度追上 AR

在利用上 KV 缓存之后,dInfer 选择了合适的 block 大小和 Vicinity KV-Cache Refresh 的范围,并做了一系列的系统优化,以使 dLLM 一次迭代的速度能追上运行在 SOTA 的推理服务框架如 vLLM 上的 AR 模型,包括:


  • 多卡并行:结合了张量并行 (TP) 与专家并行 (EP),即使在 batch size=1 的条件下,也能充分利用 GPU 的算力,效率提升超 100%。
  • 编译优化:通过 torch.compile 进行内核融合并编译为 CUDA Graph 执行,消除了 PyTorch 框架的执行开销,结合上述的多卡并行,可让效率提升 200%。
  • 消除迭代之间的气泡:采用循环展开 (Loop Unrolling) 技术,让 Python 可以连续不断地启动 CUDA 内核,消除了迭代间的 GPU 空闲气泡,带来 5-10% 的性能提升 。
  • 早停:在生成 EOS token 后,跳过后续 block 的推理过程,可以减少 5-40% 不必要的开销。


3.并行解码:层级解码 (Hierarchical) 与信用解码 (Credit)

为了在保证生成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并行解码的 token 数量,dInfer 提出了两种无需额外训练的解码算法 :


  • 层级解码 (Hierarchical Decoding):该算法借鉴了「分治」思想,将待解码的区域不断递归地一分为二,并优先在每个子区域的中心位置解码 token 。这种方式自然地拉开了新生 token 间的距离,减少了它们之间的语义干扰 。在理想情况下,它能以近似对数级的复杂度完成多点并行生成,既快又稳 。


  • 信用解码 (Credit Decoding):在多轮迭代中,有些正确的 token 可能很早就被模型稳定地预测出来,但因其单次置信度未能「达标」而被反复重算 。dInfer 为此引入了「累积信用」机制,持续追踪并累积每个 token 在历史迭代中的置信表现 。一个长期被稳定预测的 token,即使当前置信度稍低,也能凭借高累积信用被「破格」解码,从而有效避免了大量冗余计算 。


4.压榨每步迭代价值:迭代平滑 (Iteration Smoothing)

传统 dLLM 在每轮迭代中,只利用了置信度最高的 token 信息,而将其他位置的概率分布整个丢弃 。dInfer 的迭代平滑算法,旨在回收这些被浪费的信息 。


它基于未解码位置的 logits 分布得到该位置的加权 Embedding,并将其作为宝贵先验知识,平滑地融入下一轮迭代的 Embedding 中 。这极大地丰富了上下文信息,使得单次迭代解码的 token 数量平均提升了 30-40%。


此外,由于 dInfer 可以无障碍地接入多种扩散语言模型,此次率先支持了基于轨迹蒸馏(Trajectory Distillation)加速 diffusion 去噪过程的 LLaDA-MoE-TD 模型,推理性能更强。


实测数据:里程碑式的性能飞跃


在配备 8 块 NVIDIA H800 GPU 的节点上,dInfer 的性能表现令人瞩目。


推理速度10倍提升,蚂蚁集团开源业内首个高性能扩散语言模型推理框架dInfer

Figure2: 评测数据


  • 10 倍性能提升:在与先前的 dLLM 推理方案 Fast-dLLM 的对比中,dInfer 在模型效果持平的情况下,平均推理速度(avg TPS)实现了 10.7 倍的巨大提升(681 vs 63.6) 。
  • 超越自回归:与在业界顶尖的推理服务框架 vLLM 上运行的、参数量和性能相当的 AR 模型 Qwen2.5-3B 相比,dInfer 的平均推理速度是其 2.5 倍(681 vs 277) 。
  • 突破推理极速:在代码生成任务 HumanEval 上,dInfer 在单批次推理中创造了 1011 tokens / 秒的纪录 。这是开源社区首次见证,扩散语言模型在延迟敏感的单批次推理场景下,速度显著超越经过高度优化的自回归模型。


更进一步,当结合轨迹蒸馏(Trajectory Distillation)技术(一种让模型学会 「跳跃式」去噪的后训练优化方法)后,dInfer 的平均推理速度飙升至 847 TPS,实现了超过 3 倍于 AR 模型的性能 。


开源开放:共建下一代 AI 推理新生态


dInfer 的诞生,不仅是一个工具的发布,更是一次 LLM 范式的试炼:它证明了扩散语言模型的效率潜力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创新工程兑现,使其成为 AGI 道路上极具竞争力的选项。


目前,dInfer v0.1 的全部代码、技术报告与实验配置已开源。


蚂蚁希望 dInfer 能成为:


  • 研究者的标准平台:为 dLLM 领域的算法创新提供一个公平、高效的试验场 。
  • 开发者的加速引擎:助力社区将强大的 dLLM 轻松部署到实际应用中,享受极致性能 。


dInfer 连接了前沿研究与产业落地,标志着扩散语言模型从「理论可行」迈向「实践高效」的关键一步。我们诚邀全球的开发者与研究者一同加入,共同探索扩散语言模型的广阔未来,构建更加高效、开放的 AI 新生态。


文章来自于“机器之心”,作者“机器之心”。

1
AI代理

【开源免费】Browser-use 是一个用户AI代理直接可以控制浏览器的工具。它能够让AI 自动执行浏览器中的各种任务,如比较价格、添加购物车、回复各种社交媒体等。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browser-use/browser-use


2
智能体

【开源免费】AutoGPT是一个允许用户创建和运行智能体的(AI Agents)项目。用户创建的智能体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从而让AI有步骤的去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Significant-Gravitas/AutoGPT


【开源免费】MetaGPT是一个“软件开发公司”的智能体项目,只需要输入一句话的老板需求,MetaGPT即可输出用户故事 / 竞品分析 / 需求 / 数据结构 / APIs / 文件等软件开发的相关内容。MetaGPT内置了各种AI角色,包括产品经理 / 架构师 / 项目经理 / 工程师,MetaGPT提供了一个精心调配的软件公司研发全过程的SOP。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geekan/MetaGPT/blob/main/docs/README_CN.md

添加客服微信openai178,进AITNT官方交流群
IOS下载
安卓下载
微信群